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日本诺奖“井喷”对我国的启示

2017-01-11 13:53:07

日本诺奖“井喷”对我国的启示

  2016年诺贝尔奖行将颁奖。日本最近几年来出现的诺奖“井喷”现象引人沉思。

  自今年诺奖科学奖评审结果揭晓后,日本已有22人荣获诺贝尔科学奖(含两名日裔美籍物理学奖得主)。在迈入21世纪的最初17年里,日本平均每一年都有1人取得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仅次于美国,将过去的诺贝尔奖强国——英国、德国、法国远远甩在身后,令国际社会惊叹不已。

  人们不由要问,日本出现的如此诺奖“井喷”现象,究竟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启示1:有必要像日本大学那样设荣誉教授称号

  进入新世纪以后,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已超过65岁,日本诺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乃至高达68岁。而且,随着大科学的发展,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还会进1步增大。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年满65岁以后都会进入退休状态。但是,退休其实不意味着不再参加学术交换活动。问题是退休后仍继续以退休前的学术头衔参加社会活动很容易引发误解,乃至有可能会伤及原工作单位的名誉。因此,日本大学特地设立荣誉教授称号以解决这1问题。

  “荣誉教授”称号属于毕生性质,不附带任何物资利益。只要在退休前没有违背师德和科学研究伦理规范,而且获得了不俗的科学研究成果,不论是哪一个大学的教授,经该大学教授会同意后,都可以获颁荣誉(休)教授称号。这无疑有助于鼓励教学研究人员在职期间严于律己、努力进取,也会为德高望重的教学科研人员退休后发挥余热提供便利。

  启示2:提升正高职称时平均年龄最好在45岁左右

  日本新世纪17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提升正高职称时的平均年龄为43.35岁。事迹不是10分突出的研究人员提升正高职称时的年龄通常都会高于这些诺贝尔奖得主。

  而在我国,1些高校出于留住或争抢人材的需要,竞相破格提拔教授,以致在2310岁就被提拔为教授的比比皆是。而且,随着“百千万人”计划和“江河湖海”学者等项目的推动,1批年轻教授挤进了高收入阶层。这不但会致使1些年轻精英在提升教授以后很快失去在科研领域继续奋斗的动力,而且还会致使很多年轻学者急于求成、躁动不安,乃至为了快速升级而不择手段。另外,下降职称升级平均年龄以后,还会致使教授队伍的庞大化与低质化,不但使教授队伍鱼龙混杂,而且还使政府没法“富养”教授。“穷养”教授的结果是,大批有志于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的教授因没法保持住自己的尊严,而对科研灰情意冷。糟的是,这类态度还会给年轻学者和青年学生造成不良的示范。中国已走过了学术人材严重断档、青黄不接的艰巨岁月,在学术事业稳定发展、蒸蒸日上的本日,有必要像日本那样将提升正高职称时的平均年龄控制在45岁左右。

  启示3:科研资源分配应向40岁左右的年轻学者倾斜

  日本新世纪17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获得获奖奠基性成果的平均年龄为40岁。在日本,这个岁数的科研人员大多还是副教授,由于同龄人大都还没有提升为教授,而且很多招聘单位规定了应聘教授者的年龄下限,故他们仍可以心无旁骛地展开科学研究。之所以没有做教授,不是由于他们的水平不行,而是年龄还没有到。重要的是,副教授在日本可以像教授1样申报科研项目和招收博士生,加上40岁前后正处于创造力高峰期,因此他们完全可以做出丝绝不逊于教授的科研事迹。

  在我国,以40岁作为年龄上限的科研项目仍属于稀缺资源。大量的科研经费依然掌握在50岁以上的“大腕”们手中。而且,副教授招收博士生时,不但会遇到博士生导师资历问题,而且还会遭到博士生招生指标的限制。虽然处于创造力高峰期,但由于既缺钱,又缺人,所以很难做出具有高冲击力的科研事迹。欲改变这类状态,有必要鉴戒日本的做法,将科研资源的分配向40岁左右处于创造力高峰期的年轻学者倾斜。

  (作者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