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健康

降温10℃!鸡年第一波寒潮来袭,记住这几条保证不会冻病

2017-03-05 15:33:23

  本以为挨过了寒冬,没想到冻死在了春季。

  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鸡年首个寒潮预警。

  多地会出现降雪降温,有的地方降温乃至超10℃!

  我们可能过了个假立春......

  说好的春暖花开,你却偷偷下起了雪~

  正如老话所说“反了春,冻断筋”。冷空气杀了个“回马枪”,天气不按常理出牌、乍寒乍热,常常让人猝不及防,谨慎这4种可怕疾病正乘机接近你。

  《生命时报》约请权威专家,教你不受寒冷要挟,健康全部春季。

  呼吸内科:感冒、哮喘发威

  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如果不及时增加衣物,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感冒。

  冷空气刺激后,会致使气道免疫力降落,功能受损,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发咳嗽、胸闷乃至哮喘、呼吸困难等。

  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一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1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1些。

  专家支招

  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避免着凉。

  消化内科:老胃病易发作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多发期,由于低温刺激会引发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专家支招

  近来接诊的很多患者都是受凉后“老胃病”发作,所以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腹部受凉。

  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运动要适当,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心内科:血汗管很受伤

  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人明显增多。大部份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

  天气寒冷时,应减少户外活动,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构成血栓,引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

  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引发肺炎,这也会造故意脏负荷太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专家支招

  老人要注意保暖,公道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神经内科:脑梗更多发

  春季是脑梗多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早上1起来就产生中风了。

  这段时间也是1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差异,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延续痉挛,使得血压突然上升,卒中意外也相继而至。

  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多发于这个时段的重要缘由。

  专家支招

  1旦发现1侧肢体麻痹或无力、1侧脸部麻痹或口角倾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医治。

  中风急救争分夺秒做到3早:早辨认、早求救、早溶栓。

  饮食上,吃点味冲的食品

  乍暖还寒时,可以吃1些葱姜蒜等味冲的食品,它们能够益气通阳、祛散阴寒,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份还能起到杀菌防病、预防感冒的功效。

  另外,葱、姜、蒜、洋葱、白萝卜、芥末等食品含有的活性成份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产生,预防衰老。

  需要提示的是,含硫化合物等活性物资遇热会被破坏。所以吃味道冲的食品时,尽可能少高温加热,能生吃的就尽可能生吃,接受不了生吃辣味的,也不要煮得太熟太烂。

  护好3处挡春寒

  御寒保暖也有重点,脖子、腰部、双脚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又易暴露在外,1旦受寒可能牵连全身,需要格外精心防护。

  颈部:戴围巾,练抬头

  身体的很多经脉要经过脖子,加上很多“电脑族”有慢性劳损的底子,1旦受寒即可能引发局部血管收缩、肌肉痉挛等,引发或加重颈椎病,乃至出现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

  因此,外出最好戴上围巾或穿高领衫,避免脖颈暴露在风寒中。

  平时可多做扩胸抬头的锻炼,帮助抻筋骨、练颈椎。双手交叉放在颈后,同时扩胸,头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颈部用力“对抗”手臂的气力。

  腰部:多穿衣,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寒,很容易出现气滞血瘀,引发腰部疼痛,乃至致使腰椎间盘突出等宿病复发。

  因此,赶时兴别太早,早春季节尽可能少穿低腰裤、露出肚子的短茄克等,中老年人可用护腰带加强保暖。

  平时活动较少的久坐族,可每天推拿后腰的肾俞穴:双手交叉,快速搓热手掌,然后把手掌捂在肾俞穴(俗称“腰眼”,腰椎两侧2指宽处,约与肚脐相水平)上,用手掌温暖腰肾,同时双手反复按揉,至腰部微微发热。

  足部:常走动,勤泡脚

  双脚虽然支持着“人体大厦”,但它阔别心脏,血液循环易受影响,且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易被寒气偷袭。因此,每天1定要保持鞋袜的温暖、干燥。

  工作、学习1段时间,感觉脚底发冷时,最好起身走动1会儿,以增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及时驱寒。

  另外,坚持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强体健身,泡脚时还可加点有温经或舒筋活血作用的中草药,如干姜、桂枝、当归、艾叶等。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