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散文故事

春思

2017-03-01 14:27:29
清晨,伴我苏醒的是5泉山响亮欢乐的鸟鸣,间或有人们晨练的呼唤声。东方破晓,天边微明,日头还没有跳出地平线,金黄中泛着微红的朝霞映照着东方半边天。在朦胧的梦境中,我仿佛听到了1首百鸟朝凤的歌。栖居在5泉山,我抬头就可以看到5泉山园林中的花木,耳畔经常能听到5泉山动听动听的鸟叫声。山脚下拔地而起的高楼直与......

  清晨,伴我苏醒的是5泉山响亮欢乐的鸟鸣,间或有人们晨练的呼唤声。东方破晓,天边微明,日头还没有跳出地平线,金黄中泛着微红的朝霞映照着东方半边天。在朦胧的梦境中,我仿佛听到了1首百鸟朝凤的歌。

  栖居在5泉山,我抬头就可以看到5泉山园林中的花木,耳畔经常能听到5泉山动听动听的鸟叫声。山脚下拔地而起的高楼直与山峰试比高,我拉开窗帘,打开窗户,习惯性地给阳台上几盆伴我3年的神仙掌浇了水。这是我研究生1年级的时候买的盆花,起先只有1盆,后来这1盆神仙掌生育了好多叶掌,我把它们分别移植在花盆里了,因而就有了现在这好多盆花。这些神仙掌让我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也告知我许多人生的故事。

  刚刚把神仙掌带回宿舍放在阳台上时,这1株嫩小而硬朗的花叶碧绿挺立,它高傲地矗立在花盆里俨然1位顶天立地的英雄。1个混血的姑娘告知我说她奇怪自己手为何被刺得很痛,我连忙跑到阳台上看我的神仙掌,我发现神仙掌的花叶已被打歪了,差点儿没有被折断。

  姑娘是无意的,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阳台上有这盆小花,她破坏了花朵并且被刺伤却还迷茫不知。我感到很惋惜,却没有啃声,我默默地扶正了花叶,怜惜地浇了水,并祈祷它快快好起来。很久以后,我才告知姑娘说,是她弄坏了我的花,她才恍然大悟。这盆花虽然长得很好,还生育了好多花叶,但却能够明显地看到被损伤过的痕迹。

  有1年暑假返校,我去得有些晚,回到宿舍时发现花叶已干枯。舍友说她们回来时就发现花儿早就渴死了,索性就没有再浇水。我难过极了,我不忍心把它们扔掉,我无望地浇了水等待着奇迹的产生,没想到几天过后,这些枯萎的叶掌渐渐变绿了,伸直了,我激动极了,我迫不及待地告知大家,我的花儿复活了!我在日记中感慨万千地记录了生命起死复生的奇迹和意义。我移植的叶掌有的长得好,有些比较弱。

  每天浇水时,我会祈祷那些长得较弱的花叶快快好起来,我把长得硬朗的花叶和长得柔弱的花叶交叉排列在1起,我告知那些壮实的花叶说:1定要把自己的气力传给旁边的花儿,带动它们茁壮成长。果然,1段时间后,所有的花儿都长得很漂亮,仿佛能让人感觉到那破土而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前些天刚刚回了1趟老家。故乡春季的田野很美丽,放眼望去,是1大片、1大片碧绿的麦田和白色的塑料大棚。在新翻的泥土地上,农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每次播种,都有1番对丰收的策划和畅想。那些或聪明先进或愚昧落后的父老乡亲们在这这片土地上演绎着自己悲欢离合的故事。

  我想到了农村和城市的差异,我想到了农民和市民的差别。我想,在1个美丽的国度,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和牧人和猎手,他们本来就应当是和谐共生的,是互助互济的,而绝不应当是相互排挤和相互对抗的。如果农村能够少1些愚昧和蛮横,如果城市能够多1些纯真和简朴,如果农民能够多1些文化和智慧,如果市民能够少1些腐朽和腐化,如果农村和城市能够彼此消长,如果农民和市民能够同心协力。这将是1个多么美好的理想之国啊!席慕容说:文明不应当成为1条单1的不归路。是啊,文明的面貌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惋惜愚昧的人们恰恰要依照自己单1的标准统摄和欺压他者,因而就有了矛盾,有了战争,有了冤仇和杀戮。

  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而把他人看得很轻。实际上,1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也是1个不知自重的人,是1个自私、笨拙、粗俗、邪恶和没有良知的人。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刘震云的1地鸡毛告知人们,生命常常消弭于琐碎。其实,简单最好。不要寄与他人太大的希望,你也就不会失望。

  不要给他人带来太大的麻烦,你也就不会成为他人的麻烦。天道有常,人性有法,各行其道,各尽其责。春辉洒遍山脉,鸟儿唱得越发欢快起劲。我在平静和愉悦中想到了所有美好和健康的人事,也想到了1些丑陋邪恶和畸形变态的东西。我坚定地保卫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我顽强地对抗人世间的邪恶与腐败,我永久地向往生之美好。

双生花,传说中黑私下1种洁白美丽的花朵,味道湿润芳香但是充满迷惑。在1枝梗子上相互爱,却也相互争抢,斗争不止。用最深入的伤害来表达最深入的爱,直至死亡。题记记得曾某个人有这类花来形容我和她的关系,我们由于不同的家庭关系却造成了相同的性情。因此我们的性情就比其他的孩子显得格外的敏感,而我们也不知道如......

  双生花,传说中黑私下1种洁白美丽的花朵,味道湿润芳香但是充满迷惑。在1枝梗子上相互爱,却也相互争抢,斗争不止。用最深入的伤害来表达最深入的爱,直至死亡。

  题记

  记得曾某个人有这类花来形容我和她的关系,我们由于不同的家庭关系却造成了相同的性情。因此我们的性情就比其他的孩子显得格外的敏感,而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爱。我和她相遇在明媚的9月,B城的9月仿佛比平常多了1份凉爽,却又夹杂着淡淡的哀伤。我穿着1身黑白的背袋裤默默的走向了她,此时的她正在认真的写着作业,谁也不知道此刻的相遇将会有着怎样的牵绊。

  时间经不住光年的流转,我们由最初的不熟却成了惺惺相惜的好的朋友。或许是由于我们的性情是那样的相像,以致于我们每次看到对方都会觉得那末的熟习却又那末地反感。我们每天上课下课上自习回寝室,1起吃饭。每天做着一样的事情,虽然简单但彼此却10分的开心与满足。

  但是时间总会在你笑得很开心的时候,给你个措手不及。渐渐的我们由于1些事各自的心里都有了隔阂,开始对对方说着谎话,但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谎言,可是我们都没有去戳穿。或许是我们都觉得这些都是不重要的、无关紧要的,所以就觉得没有必要去说,乃至是觉得没有说的必要。

  日积月累,矛盾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的显现出来,我们开始冷战,用尽所有的方法去对身旁的人好,而独独少了彼此。我们都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引发对方的注意,忽视彼此才是引发注意彼此最好的方式。可是1个人1旦恋上了另外一个人的温暖,只有相拥在1起才会更加的温暖,而不是阔别彼此的生活,只是那时的我们都不懂。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我们选择了后者,在1个寂静的夜晚,我们坦露了彼此心底深藏着的秘密,也表达了各自的心声。在那刻的相拥中没有伤痛的眼泪,只有那久经沧桑后欣喜的泪光,而那晚的月是那样的清凉却又是那样的美满。或许是由于我们带着一样的伤痛进入到这段友谊,我们都曾失望的渴望关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关心他人。

  岁月是1朵双生花,它教会了我们如何的成长。双生花,1株2艳,竞相绽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1朵就会不断地吸取另外一朵的营养和精华,直至另外一朵的枯萎。它将幸福和快乐都给了另外一朵。所以我觉得,殒落的花瓣就是幸福。当你在看着幸福的时候,应当要幸福地微笑。幸福不是相互的伤害,而是默默的付出。

  只是年少的我们都不够成熟,1味的贪恋着具有,却不知有舍才会有得。岁月是朵双生花,它有灿烂绽放过,也有历经过风霜雨雪的摧残,但它却以最完善的结局存在我们的心中,指引着我们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马年春晚,1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响中国,拨动心弦。马年前夕,本人写追寻的去的岁月,与此主题暗合。今与大家同享。)人们常说,岁月无影,1旦逝去,就再也没法追寻。因而,人们常常叹息,叹息岁月的无常,又常常惆怅,惆怅逝去的岁月中留给我们心头没法抹去的孤独、哀伤。但是,只要你认真去看,用心去想,总会发现逝去......

  (马年春晚,1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响中国,拨动心弦。马年前夕,本人写追寻的去的岁月,与此主题暗合。今与大家同享。)

  人们常说,岁月无影,1旦逝去,就再也没法追寻。

  因而,人们常常叹息,叹息岁月的无常,又常常惆怅,惆怅逝去的岁月中留给我们心头没法抹去的孤独、哀伤。

  但是,只要你认真去看,用心去想,总会发现逝去的岁月的1些痕迹。

  春季,带着1丝欣喜,更带着1分希望,你在阳光明媚的照耀下,到老家的那所老宅前。抬头,看1看那曾耀眼的红漆的木门,在暗黑色的窗棂,青灰色的屋檐下,只留下1些斑班驳驳的暗红色。

  记得吗?这扇暗红色的木门曾是那末高,高得你踮着脚尖也摸不到它的腰。多少次,你端着1个和自己脑袋差不多大小的土瓷碗,盛满和自己的脸差不多色彩的面条,坐在门坎上,呼哧呼哧和着自己流下的鼻涕1起心满意足地吞进肚子里。那时候,在你的潜意识里,看着父母碗中那粗糙的金黄的难以下咽的玉米面粉做成的饭比较起来,你1直以为吃1碗面条就是世间难得的美味了。

  而今,仍然站在门前,你不能不弯下自己的腰或低下自己的头,由于那曾没法够着的门楣1不谨慎就会撞着你的头了。望着满屋子的蛛网,还有那地上快速爬过的地虱婆,你再也闻不到那昏暗的厨房背后飘出的诱人的饭香了,你再也没法看到坐在堂屋中间那张重得没法搬动的黑漆木桌前的父亲的熟习的脸庞了。

  回过头,门前院子里那棵曾枝繁叶茂、长满金黄色橘子的橘树,如今已老态横生,干枯的枝丫上飘着几片蜷缩着的烂叶子,几颗瘦小的没有光泽的黄色的橘子,仿佛在春风中无奈地摇着头,随风发出1声轻微的叹息。

  岁月,隐藏在那扇班驳暗红的门里,刻在那棵苍老干枯的橘树的树皮里。

  夏天,在1场暴雨后,彩虹映红人们的脸,你漫无目的的走在小城里,走到那座已经历了3百多年风雨的铁索桥上。锈迹斑斑的铁链已重新取下,打上了避免生锈的黄油重新装了上去。那些曾被烽火烧得黝黑,踩上去就要断裂的桥板几经变身,如今已被结实的听说是用来架设铁轨的枕木代替,当年走上去摇摇晃晃好像荡秋千1样的感觉已固然无存,如今只有母亲轻轻摇晃摇篮的那1丝温顺了。

  站在铁索桥中间,听那咆哮的大渡河水从耳畔咆哮而过,看那彩虹下的泸定城,已像1个贫困的农家孩子,脱下破烂的衣衫,不再光着脚丫奔跑在河边的沙滩上。如今,它是那末雍容华贵,宽阔的街道上挤着冷冷清清的人群,愈来愈高愈来愈艳丽的商铺像舞台上走秀的俊俏模特,在优美的乐曲中扭着自己丰腴的臀部,展现着自己的青春和活力。

  如果不是那高高的羊圈沟上方那1座水塔并没有在记忆中改变样子,如果不是河西面那嵌入半山的观音阁并没有在童年时摸过的神像上失去神秘,你会忘记了那场将近响了810年的枪声,还有耳畔永久呐喊着的2102勇士的呼声。

  岁月,镌刻在桥头那1块不知什么时候矗立着的康熙御碑里,同时也摇荡在那刻满沧桑的桥墩上。

  秋季,在1场绵绵的细雨后。带着儿子,和自己1起漫步在乡间那条空气清新、飘扬着稻谷香的小路上。几经变迁,当初的泥泞小路,如今已改变了样子,成了笔挺的水泥路面。对面,走来了我的同事,和她的妻子带着自己蹦蹦跳跳的小孩子。小孩子从我的眼前跑过去了,又被我的同事叫回来了,拉到我的眼前,教孩子叫我:这个,是教过爸爸的老师,你要叫1声师爷。孩子天真的脸上流露出1丝不解,随即怯生生嗲声嗲气地叫了1声师爷,又蹦蹦跳跳着前去了。同事和我相视1笑,寒暄1句后各自漫步去了。

  走出几步,我看着比自己高出半个脑袋的儿子,呵呵1笑,像是对儿子说,更像是喃喃自语了1声:竟然有人叫我师爷了。儿子则补充了1句:怎样不是师爷,你看你都长那末多白头发了。

  回过头去看同事1家人的背影,才发现:岁月,原来留在1声问候里。回转头看看儿子,又发现:岁月,留在比自己还高的儿子的身体里。

  冬季,放寒假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没有在家,打电话问母亲在哪里,她告知我她在广场上和几个老婆婆晒太阳。我问她有哪些老婆婆,她说:哪些呐?就是你家干妈、你家2娘还有你家古大娘我们几个。我哦了1声,放下电话。记忆中,这些人仍然是年轻的样子,红润的脸庞,响亮的笑声,还有那庄稼地里忙繁忙碌的身影。

  过了1阵,母亲回来了。推开门,走进家里,紧接着1句抱怨:当初买房子也没有想到买1楼2楼,买到顶楼,爬都懒得爬。我看着坐在沙发上气喘嘘嘘的母亲,想到的却是她两只腋下分别抱着1包水泥1口气跑上正在修建的平房的第7层,只是轻轻吐了1口气。而今,我买的房子只是在第6层啊。

  但是,我马上就看到了母亲愈来愈显得矮小的身躯,还有那额头上愈来愈多、愈来愈密的皱纹,我才想到,这些记忆已在21056年前了。

  岁月,龟缩在母亲蜷缩的身体里,还隐藏在母亲那1声声急促的呼吸和咳嗽声里。

  岁月,并不是无痕,无影。但是,在不经意中,岁月总是在消逝。但是,只要你低下头、侧着耳,总能看到它的足迹,听到它的呼吸。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