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泉州海天材料的“智造”升级 打造“互联网+服装纺织”新模式

2017-03-07 13:50:34
按客户需求订制产品、以中端客人为中心倒推生产、探索“纺织服装+互联网”模式……最近几年来,如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如何成功踏上转型升级之路成了许多企业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的理念环境下,泉州许多企业纷纭探索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作为泉州经济的红旗企业之1,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材料”)着力打造“个性化”模式,从推式生产销售模式转变成拉式模式,在

  东南网4月14日讯(本网记者颜财斌)按客户需求订制产品、以中端客人为中心倒推生产、探索“纺织服装+互联网”模式……最近几年来,如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如何成功踏上转型升级之路成了许多企业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的理念环境下,泉州许多企业纷纭探索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作为泉州经济的红旗企业之1,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材料”)着力打造“个性化”模式,从推式生产销售模式转变成拉式模式,在新材料领域打造“互联网+服装纺织”企业的样本。

  “时尚梦工厂”是海天材料的新项目之1,面对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发展浪潮和纺织服装行业的高库存问题,海天材料致力打造时尚梦工厂项目。该项目依托于海天在面料研产生产和成衣加工方面的优势生产资源,将供应链向前延伸到服装设计、向后延伸到销售终端,构成1个集消费者、设计师、面料商、辅料商、智能工厂及智能化销售终端于1体的完全的纺织服装供应链闭环体系。在此基础上,海天材料将对供应链的生产、销售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和智能终端,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重新整合,改变传统纺织服装大范围长周期预生产的经营模式,打造适应小批量、多批次补货需求的敏捷制造、柔性制造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运动衣饰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高库存的实质是生产与消费需求脱节,是供大于求的问题。”海天材料研发总监陈力群介绍,传统以定货会及预生产为代表的长周期生产经营模式,提早半年乃至1年便进行预生产,预测准了则构成爆款,预测不准则变成库存,库存过量乃至拖垮企业资金链。

  郎咸平说过:“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思惟。”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关于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的研判和分析,是投资进程中的1个热门。海天材料依托本身优势生产资源,逐步向供应链中的关键的核心环节聚焦,而将非关键、非核心的环节外发给周边具有充裕产能的配套企业进行生产加工。海天材料将重点从事设计资源会聚(设计师创意创业平台)、工艺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终端渠道建设与保护(O2O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资源的整合利用(生产协同平台)和产品质量把关(检验检测平台)等工作,为供应链环节上的设计师、配套企业、终端销售商提供平台支持和技术支持,推动公司从生产制造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变。

  据时尚梦工厂的工作人员介绍,海天材料将以往的推式营销转变成拉式营销,即以主动营销激起消费者消费愿望的模式。在O2O平台上,1件服装可以拆分为多个模块,消费者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定制平台,在选定基本款型后,对各个模块及色彩、花型进行自由搭配,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绣入1些体现个性化的图案或文字,全方位激起顾客的购买欲。

  陈力群告知记者,在产品去库存方面海天材料提出将产业链向前延伸到设计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设计师平台,从设计开始把控引导消费需求”的方向,引领个性化定制消费的新风尚。陈立群介绍,该公司的互联网设计师平台接受全球设计师入驻,不限门坎不限资格,设计的单件样品都能挂在网上进行售卖。顾客能依托平台进行3D摹拟试衣,技术能自动检测顾客服装参数。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与设计师沟通,如何剪裁和改进,乃至可以把想法告知设计师,让设计师为顾客度身定做,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这类模式让我们产品更加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摆脱产品积存问题。而目前设计平台所产生的‘小批量、多批次、低库存、快时尚’的纺织服装转型升级新模式”。陈力群表示,2015年底项目已完成了印染全流程数字化中央控制系统、面料X3管理系统、拉式供应链管理系统、服装JDE管理系统、成衣打样中心、O2O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2016年度,“时尚梦工厂”将重点完成设计师创意创业平台、印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也将着力推动智能工厂、智能终端和产业投资基金的建设。“公司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时尚梦工厂项目打造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资源配置中心、设计师创业孵化引擎、中国制造2025纺织服装产业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示范”。

  “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这是现代行业的前途,也是海天材料的方向。”陈力群介绍,2004年海天材料引进了X3协同系统,构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面料快速反应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面料产供销协同及织造、染整等主要生产环节的实时管控。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合作,建立快速补货的拉式供应链信息化生产计划系统;引进德国SEDO公司的全流程数字化印染工艺控制系统,在印染环节实现标准化、数字化管理;引进美国甲骨文公司的服装JDE管理系统,对服装供应链上的打样、计划、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主要环节进行整合,同时加入财务集成,构成业务、财务1体化的服装供应链协同云平台,实时同享信息,确保各个环节准确、高效地沟通。

  据了解,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分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历经21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纺织面料研发、纺织品和成衣生产、商贸及投资于1体,产业链配套完全的高科技纺织企业。作为国内功能性面料集成创新的领先企业之1,公司在吸湿速干(CoolDry)、新型生物基纤维(PDT、PTT)的开发利用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次,屡次市级科技进步奖及专利奖。目前已具有授权发明专利18项,名列国家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凭仗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和配套生产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优良的产品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名誉和口碑,成为众多国内外品牌客户指定的面料供应商。主要客户有迪卡侬、哥伦比亚、UNIQLO(优衣库)、诺蒂卡、ASHCITY、安踏、探路者等。

  “下阶段,海天材料将打造1个纺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导入织造技术、染整印花技术、服装开发打样及裁剪等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工艺技术中央控制系统,通过开放同享的互联网平台,惠及千千万万纺织服装企业,加速释放无穷经济新动能,终究可能引领产业颠覆性变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力群如是说。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