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中小学

观唐伯虎茶画体会其中的茶艺思想

2020-11-14 14:49:29

近日在采访着名书法史论家葛鸿桢先生时得知,他在翻译美国傅申先生所着的《海外书迹研究》时,发现美国着名收藏家顾洛阜(ofd)收藏的《垂虹别意》画卷,从而再现一五零八年产生的3十六位苏州才子在吴江垂虹桥畔雅聚饯别戴昭的动人1幕。

该画卷由唐伯虎作画,祝枝山题垂虹别意引首,戴冠作序,众苏州才子作诗三十六首。画卷用作画、题诗、题字的特殊方式忠实地记录了3十六位苏州才子在吴江垂虹桥畔送别安徽青年戴昭。那一场送别,演绎了五百前的一段文化盛会。

安徽少年戴昭游学于苏州,起初跟唐伯虎学诗,后向薛世奇学治《易经》,再转而从师雷云东。戴昭学业渐成,思家心切拟告别诸师友返回安徽故里。当时苏州到安徽主要的交通为水路,故必经吴江松陵。为了使送别者能够在傍晚时来得及回到苏州,必须在垂虹桥畔作别。葛鸿桢先生正是在翻译此书时,见识了中国国宝级画卷《垂虹别意》,并为中国读者展现了吴江垂虹桥畔的文化盛会。(杨韦董)

观唐伯虎茶画体会其中的茶艺思想

唐寅《事茗图》

唐伯虎一生作过很多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伯虎的茶画,也是明代茶画的1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1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融会;2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固然离不开上述特点。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文人,诗词字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风景,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曲折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围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1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韵荡然飘出。屋外右侧,1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随着幼童,幼童手中抱着古琴或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侧,唐伯虎自作题诗:平常何所事?茗碗自自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仕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如果说,《事茗图》是一种朦胧的意境韵味美,那末,唐伯虎的另外一幅茶画《品茶图》,则是清晰美。《品茶图》宛如一幅特写镜头的画。画中一名雅士稳坐于旷野当中,松树之下,他的身旁放着茶杯,边品茶边听琴女弹琴。琴女坐姿雅美,弹琴情入曲境,茶童在石后煮茶。此画,人物的画面较大,人物的表情清晰可见。

从唐伯虎的这两幅茶画中,可以看到,他的茶画作品,是与明朝的茶文化特点牢牢相连的。上面说过,明代的茶艺思想,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融会。茶人友爱,和谐共饮。这些意韵,在两幅茶画中都得到很好地反应。

为什么明朝的茶文化主张契合自然?这是有历史缘由的。明代开基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是明朝茶文化的主导与发展者,是自然派茶人的主要代表。在政治上,他失了意后,十分讨厌宫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因此,他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面,隐逸。他在隐逸的道路上,创出了自然派茶道。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失意的文人,开始步入并留恋起此道来。

唐伯虎的茶画,是明朝的绝品,在中国茶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心田)

关键词:唐伯虎别意画作

胸腺瘤门诊
丁桂儿脐贴可以治宝宝肚子疼吗
血液内科
穿刺病理报告
幼儿厌食怎么办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